close

 

71.jpg

       

 錦蛇與鴐鴒(九天講古、67.6.24)   2007/07/24(yahoo)

 

   

       遠在民國十四年之間,筆者就讀於縣立小學之期(在浯江書院現址),一次星期日放假,三五成群遠行金門前水頭去「摸加令」(賀鴒、亦稱「八哥」能說話飼上三年可牙牙學語,甚為有趣),有日我們就這樣遠行水頭山坡,鳥道彎彎曲曲,攀上塔邊,水頭塔乃古砌塊石層層,野草叢生,塔縫烈洞,金門之「加令」大部築巢於塔縫內產卵孵雛,而後展翅飛騰,「加令」羽毛烏色,每巢約有三隻,「摸加令」要先以手穿入石塔縫內探其「加令」是大小,抑幾個蛋而後按時日再往抓小「加令」回家餵之,有日我们就這樣三、四人浩浩蕩蕩慢行薄談直到水頭塔尖,同伴有阿木、阿壽、阿然、九天,喜悅心情勢必摸到「加令」。

 

     一到塔尖時吾就自告奮勇,來讓我先伸手入塔縫內一摸是否有「加令」,就足攀塔層級級而上,舉手一入塔內摸到一條圓圓蝡蝡有皮而無毛的東西,心忖奇哉,這個到底是甚麼東西,就縮手轉回叫聲阿然曰:「今天可就怪了?」阿然問約:「怪甚麼?快道其詳。」「塔內好像不是加令」阿然又問:「不是加令是甚麼好料?請你說分明點。」我回答約:「你來摸便能分曉」那時阿然就怏怏攀上塔層伸手入石縫內一摸,不摸既罷,一摸面色變青,舌伸口外,哇聲,不由分說,匆匆忙忙說聲:「溜」,我說:「到底要溜是何事呢?」阿然曰:「今天我們倒楣了,摸加令摸到蛇頭上去了,三百六著走為上策,不然蛇兒性起趕出洞吃人不留情」,我們就心膽俱寒,三步做二步走,由坡上而下水頭鄉內,前氣接不著後氣,恐懼尤存心坎忐忑不安,阿木與阿壽就插語約:「既是錦蛇何不用力拔出怕甚麼?」阿然答約:「他媽的,你的胆有這麼大?好,你轉回拔出算你英雄,不然你是狗熊。」阿木阿壽及時鴉雀無聲,未敢多嘴一語,噤若寒蟬,連袂健步回家,告諸班友經過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金門最盛產是錦蛇,緣早期買蛇放生,多出於善人之舉,錦蛇不咬人的,且無毒,性純良,逢人不避,大行其道,而今概欲絕跡,早太武山常有大錦蛇條約數十斤以上,均為放生而潛藏洞中由其自生自滅,甚至產小蛇以繼後代,據早期老年人談,「加令」是由錦蛇孵出,錦蛇不食「加令」,真是怪談。

 

     餵加令的方法,幼雛放入籠中以小方塊豆腐及碎米粉餵之,及至長大炒米及塊小肉餵之,務經三年教其學語、竹籠要以破碗片一小塊用繩吊於籠中,加令暇時用嘴啄之玩跳,考其原因,為其舌尖日經碗片磨薄學語較快,最注意保護的方法,就是每年舊曆有「白露」務小心翼翼用蚊帳布蓋好以免不測死亡,客宗吾友陳神來者餵有加令一隻將籠中逃出,悅而飛之,連頭都不回,一去三日,終於歸返屋頂喀喀,繼而躍下庭中,任其收入鳥籠之中,一聲都不哭爸,這個怪事吾問於神來,老兄你的道法無邊,到底是用何咒符使其回返,神來約:九天兄你不知情,此鳥中吾妙策,故飛山中日餐不合胃口,不復返家,鳥命沒了,緣吾在餵其初時經常以現代飼幼雞的飼料餵之,日積月累飲食習慣料中滋味,莫怪牠一逃山中那有這樣好的糧食,兼又難入鳥群等等因素,不回來豈不餓死山中,就是這個因固不難吧。噢,那時吾及猛然大悟兄長之深算,有遠謀深慮之計策,難怪鬼魅畏之三分,真是智中有智,所以「加令」仍難逃兄長掌中之故也。

 

 72.jpg  

 

   讀著父親的文章,感覺幼時父親的頑皮,父親出生於鼓浪嶼,因緣聚會到金門,八歲時的記趣,讓他寫下這篇文章,金門到處可見八哥(椋鳥科、全身黑有光澤、普遍留鳥、日行性),常見剛犛過的田裡、還有牛背上。

 

 73.jpg  

現在的我常到水頭茅山塔,常常想到父親的這篇文章,茅山塔是明代在金門所建三塔之一,民國五十年因為軍事考量曾拆除過,民國九十三年重建,前不久,一陣大雷雨正中塔尖,失去了塔峰

 

 74.jpg  

我喜歡塔仔腳的沙灘,細白的沙,乾淨的岩石,天氣好時可以看見對岸,我也看過海豚遠遠遨遊,沙灘夕陽更是沉澱一天心情的美景,歲月留給金門的是豐富的歷史及堅軔的生命力

 

 

 75.jpg  

曾有人問我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金門嗎?我想想好難喔

 

我同學說:海洋文化中的娑婆之島

 

76.jpg   

我還沒想出比它更好的字句,我只是看海的時候感到無比幸福、夏夜裡漫步聚落微風輕吹、就是道地的金門味兒!讓人眷戀的金門!

 

 

 77.jpg

 

78.jpg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茅山塔 水頭 水調歌頭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新水調歌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